重仙穴

【二二部位-手掌】 重仙穴 手掌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與手背靈骨穴相通。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解剖 橈神經淺枝、正中神經、肺分支神經、心分支神經。 取穴 手掌心向上,當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骨縫下是穴,與對側手背靈骨穴相通。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清泄肺氣,疏風解表。 主治 同重子穴。 針刺法 直刺一~二寸。治小兒疾患以三稜針刺出血特效。 針感 酸脹痛感。 說明 重仙穴甚少單獨取穴,大都重子、重仙兩穴並用。 經驗 重子、重仙兩穴都應採深刺,效果才會顯著。亦可採用對刺法。 配穴 一.前、後、外側肩關節病 重子、重仙、對側肩中,或側三里、側下三里。 二.背痛、胸痛 重子配重仙穴、上士穴。 三.膏肓穴痛 重子配重仙穴,加水金、水通及局部放血療法。…

Continue Reading重仙穴

大白穴

【二二部位-手掌】 大白穴 手背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距靈骨穴遠端一寸。可透重子穴。 左手背面 右手背面 解剖 此處有橈動脈、橈神經、肺支神經。 取穴 手握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距靈骨穴遠端一寸是穴。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發汗解表,清肺寬胸,清理上焦,肅肺疏表,行氣化瘀。 主治 頭痛、偏頭痛、肺癌、肺炎、肺積水、坐骨神經痛、腰痛、背痛。又治小兒氣喘、發高燒、急性肺炎。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半。或配合以放血針背部放血,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 針感 酸脹麻電感。 應用 本穴亦為補氣要穴,配靈骨穴治療甚廣,凡屬氣滯血瘀之證均有效。若人氣滯與氣虛,則將導致血瘀血滯。靈骨、大白二穴都應採深刺,效果才會顯著。血瘀上焦則致肺疾胸痺;血瘀中焦則為癥瘕;血瘀下焦則為少腹疼痛、婦女疾病;血瘀經絡則關節痺痛、風濕諸病、半身不遂;瘀血內蓄則性情變化而為神經諸疾。所以取用靈骨穴、大白穴通氣補氣,而能散滯消瘀。

Continue Reading大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