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靈穴

【八八部位-大腿】 土靈穴 通胃穴直後(即往內橫開)一寸。 右大腿前側 解剖 大腿神經、脾神經、肝之神經。 取穴 通胃穴向內橫開一寸處。 歸經 入脾、肝二經。 穴性 和脾疏肝,通調三焦。 主治 惡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症)、血癌症(白血球過多或過少症)。 針刺法 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針感 酸麻脹痛感。 說明 土靈穴,在董公原著《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中未予公開,由胡師不藏私地特予公佈。是董氏奇穴七十二絕針之一。脾土為後天之本,脾胃健旺則身體自然健康,脾又統血,有止血調經之功,土靈穴為脾經上之重要穴道,故可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在惡性貧血中,常用土靈穴來調整。治療血癌:因土靈穴、土昌穴入脾、肝兩經,常用於治療血癌,較上三黃[註]更佳,這些穴位,亦可輪流使用。 配穴 土靈穴加配土昌穴,治脾腫大。亦可取土昌一穴、土昌二穴,再取本穴,成三角形倒馬,亦稱之為指揮針法,可以本穴來指揮土昌一穴、二穴,增強功能。 *註* 上三黃 天黃穴、明黃穴、其黃穴

Continue Reading土靈穴

駟馬下穴、駟馬上穴、駟馬中穴

【八八部位-大腿】 駟馬下穴、駟馬上穴、駟馬中穴 大腿前面,駟馬下穴在膝髕骨外上緣直上七寸五分。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橫開一寸,下穴直上二寸為駟馬中穴,中穴直上二寸為駟馬上穴。 右大腿前側 解剖 外側大腿皮神經、肺之總神經、肝之分支神經。 取穴 駟馬下穴在膝髕骨外上緣直上七寸五分,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橫開一寸處。 歸經 入肺、肝二經。 穴性 通調水道,疏風解表。 主治 肋骨痛、胸背痛、肋膜炎、坐骨神經痛、肺機能不足所引起的腰痛、肺病、肺弱、肺結核、肺癌、鼻炎、耳鳴、耳炎、耳聾、顏面神經麻痺、眼角膜炎、哮喘、乳腺炎、甲狀腺腫大、半身不遂、牛皮癬、各種皮膚病、青春痘、下肢扭傷、胸部挫傷。 針刺法 直刺一寸~三寸。 針感 酸脹感。 配穴 一.治療鼻炎 以駟馬穴加配靈骨、大白、大間、小間、中間、分金、合金、鎮靜穴倒馬,效佳。本穴為肺相關疾病之要穴。 二.治療青春痘 可配三重穴。皮膚過敏、濕疹:可加配耳穴皮膚穴,俱可加靈骨、合谷、曲池等穴。本穴為治療皮膚要穴。 三.胸部挫傷、撞傷、打傷之久年內傷 可本穴配合病位放血。本穴為「氣」病之主穴。 四.肺氣腫 本穴配靈骨、大白、四花穴,有效。 五.甲狀腺腫大 本穴配三重穴、四花上穴、心靈一穴,配合十八星穴及病位放血,有效。亦可加通腎、通胃、通背等穴。 六.耳鳴…

Continue Reading駟馬下穴、駟馬上穴、駟馬中穴

土昌穴

【八八部位-大腿】 土昌穴 大腿內側面,通腎穴向內橫開二寸之線上。 右大腿內側 解剖 大腿神經、脾之總神經、肝神經、膽之神經。 取穴 土昌一穴在通腎穴向內橫開二寸處。土昌二穴在土昌一穴直上二寸處。土昌三穴在土昌二穴直上二寸處。土昌四穴在土昌三穴直上二寸處。土昌五穴在土昌四穴直上二寸處。 歸經 入脾、肝二經。 穴性 和胃調中,舒肝利膽,健脾利濕。 主治 脾臟炎、脾腫大、頭昏、頭暈、頭痛、四肢痛、胃酸過多、白血球過少症、肝炎、膽囊炎、肝硬化。 針刺法 直刺一寸五分~二寸。 針感 酸脹微麻感。 應用 土昌穴常用來治療脾臟疾病。臨床上可任取二穴至三穴使用,形成倒馬針法。 說明 土昌穴在董公原著中未公佈,而由胡師增列補上。 經驗 脾腫大:三重、木斗、木留、土昌。土靈、土昌。白血球過多或過少:上三黃[註]、下三皇[註]、土昌,配合不定穴針法。上三黃、土靈、土昌,配合背部衛氣針法。 配穴 土昌穴配有治腫瘤效果之三重穴、脾腫穴,可治脾臟腫大。 *註* 上三黃 天黃穴、明黃穴、其黃穴 下三皇…

Continue Reading土昌穴

其黃穴

【八八部位-大腿】 其黃穴 大腿內側面,明黃穴直下三寸。 右大腿內側 解剖 心之分支神經。 取穴 明黃穴直下三寸處。 歸經 入心、肝、膽三經。 穴性 疏肝利膽,祛風通絡。 主治 同明黃穴,亦治黃膽病、膽囊炎等病。 針刺法 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針感 酸脹麻電感。 經驗 上三黃配腎關,可治療眼球歪斜(左歪扎右、右歪扎左)。治療視力障礙、眼花等眼科諸疾:上三黃均有卓效,加配三叉一穴、腎關、通腎、珠圓、光明穴、五形穴、下三皇[註]等穴,效果更好。 配穴 一. 上三黃穴配土靈穴(在通胃穴向內橫開一寸),可治白血球過多之血癌症,如能配合背後各相關區域的董氏天應針法,效果顯著,治療血癌時切記出針要慢,避免出血。治療血癌亦可用上三黃加配衛氣針法。 二.治黑斑 可在臉上黑斑處用三分針,再配婦科穴、上三黃,長期下針,三個月可改善。 三.舞蹈病 正會穴配鎮靜穴、上三黃,長期扎,有效。 四.調月經不順 上三黃配婦科穴長期扎針,可調月經不順。 五.弱視、眼睛疲勞…

Continue Reading其黃穴

明黃穴

【八八部位-大腿】 明黃穴 大腿內側之正中央。 右大腿內側 解剖 大腿神經前皮枝、肝之總神經、心之總神經、表層心之神經、中層肝之神經、深層腎之神經。 取穴 大腿內側之正中央處。 歸經 入心、肝、腎三經。 穴性 寧心安神,疏肝利膽。 主治 肝癌、肝痛、肝硬化、肝機能不足引起之疲勞、骨骼脹大、脊椎骨膜炎、中風半身不遂、血癌症、腰酸、眼昏花、眼痛、兩脅痛、膽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良、脹氣、心臟擴大、胸悶、癲癇。 針刺法 直刺一寸~三寸。 針感 酸脹麻電感。 說明 天黃、明黃、其黃穴為上三黃,為董氏針灸中有名的常用穴位,董氏針灸正經奇穴中是不論補瀉的,董公以為穴位具有雙向性,可自行調節。所以一切肝疾,不論虛實,皆可取用上三黃穴。肝主疏泄,又肝經繞陰器,抵少腹,上貫膈,布脇肋,與督脈會於巔頂,所以亦可應用于精神官能症、婦科、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頭頂痛。上三黃屬肝經,董氏之肝經皆可用於治療婦科,因此上三黃可配婦科穴,調理婦女月經。 配穴 一.因肝火引起之失眠 上三黃配鎮靜、靈骨、大白、心靈穴,效果不錯。 二.治遊走性酸痛 上三黃配通關、通山,配合病位放血,有效。 三.肝火大、易疲勞、脾氣暴躁 可常扎上三黃。 四.易疲勞者 常扎上三黃,能預防肝硬化。 五.B型肝炎…

Continue Reading明黃穴

天黃穴

【八八部位-大腿】 天黃穴 大腿內側面,明黃穴上三寸。 右大腿內側 解剖 同明黃穴。 取穴 明黃穴直上三寸處。 歸經 入心、肝、腎三經。 穴性 疏肝清心,益腎補虛。 主治 同明黃穴,另可治黃膽病。 針刺法 直剌一寸五分~三寸。 針感 酸脹麻電感。 說明 天黃、明黃、其黃三針為上三黃,三針倒馬齊下,專治一切肝疾,為董氏針灸中著名的常用穴位。天黃、明黃、其黃穴為上三黃,其位置正好在十二正經肝經循行位置上,故對肝臟的治療作用是加成的,成為治療肝疾的主要穴位。 配穴 一.椎間盤突出、骨刺 可先在病位點刺放血,再扎天黃、明黃、其黃。長期治療,可癒。 二.治帕金森氏病 可先於正會放血,再扎上三黃、鎮靜、州水、州靈、三重、駟馬、腕順下穴[註]及正腦一、二、三穴。 三.治梅尼爾氏症候群及耳鳴 針上三黃配正會及對側三重穴,加駟馬、腕順、耳後神耳穴等,治梅尼爾氏症候群及耳鳴(50%者可癒)。 四.糖尿病 上三黃、下三皇[註]長期下針,配合灸療胃毛七穴、後背脾胃區、腰背腎水區、四花上穴,長期治療,有效。 五.白血病…

Continue Reading天黃穴

通背穴

【八八部位-大腿】 通背穴 大腿前面,通腎穴上四寸。 右大腿前面 解剖 大腿神經、腎之神經。 取穴 通腎穴直上四寸。即通胃穴上二寸處。 歸經 入脾、腎二經。 穴性 固腎培元,溫經散寒。 主治 同通腎穴。又治頭痛、頭暈、背痛、疲勞。 針刺法 直刺一寸~二寸。直刺三分,治口乾立解。 針感 酸脹感。 應用 通腎、通胃、通背三穴同時下針,形成董氏獨有之「倒馬針法」,可治療腎臟炎、膀胱炎等疾病。董公書中說禁三針同下,在臨床上筆著經驗三針倒馬並無不可,效果不錯。 經驗 治療膏肓痛:通胃、通背配合重子、重仙。通腎、通胃、通背加配靈骨、四花、門金、土水穴,可治療久年胃病、十二指腸潰瘍,加配水金、水通,效果特佳。 配穴 一.治腎虧、陽痿、早洩 通腎、通胃、通背配下三皇[註],治腎虧、陽痿、早洩,有效。 二.腳背紅腫 (俗稱草鞋風) 可取本穴倒馬,再加通關、李白、雲白穴。 *註* 下三皇…

Continue Reading通背穴

通胃穴

【八八部位-大腿】 通胃穴 大腿前面,通腎穴上二寸。 右大腿前面 解剖 大腿神經、腎之神經。 取穴 通腎穴直上二寸處是穴。 歸經 入脾、腎二經。 穴性 健脾和胃,滋陰潛陽。 主治 同通腎穴。又治背痛、胃痛、前手臂痛。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五分。治口乾,直刺二分。 針感 酸脹感。 應用 通腎、通胃、通背三穴,一般都任取二或三穴下針,形成董氏特有之「倒馬針法」,可補腎、健脾、通調水道、利水消腫,能治腎臟炎、腸炎、腹瀉、嘔吐、四肢水腫、小便濁臭(尿酸高引起)等症,效果良好。 說明 通腎、通胃、通背三穴的主治內容,胡師較董公原著中增列了不少,如膀胱炎、子宮炎、胃腸炎、高血壓等病。胃陰與腎陰,一為後天、一為先天,胃陰以腎陰為本,並不斷地充養腎陰,如果胃陰大虛或久虛後,會導致腎陰涸竭,可使用通胃、通腎、土靈穴三針,形成指揮針法,加配下三皇[註],先天、後天一齊調整,療效更佳。 *註* 下三皇 天皇穴、地皇穴、人皇穴

Continue Reading通胃穴

通腎穴

【八八部位-大腿】 通腎穴 大腿前面,膝髕骨內側上緣。 右大腿前面 解剖 大腿神經、腎之神經。 取穴 當膝髕骨內側上緣之陷處。 歸經 入脾、腎二經。 穴性 宣通下焦,調經止帶。 主治 腎盂腎炎、慢性腎臟炎、糖尿病、淋病、陽痿、早洩、膀胱炎、子宮炎、赤白帶下、腎虧引起之頭暈、腰痛、風濕性腎臟病、高血壓、胃腸炎、尿蛋白、喉乾水腫。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 針感 酸麻脹感。 經驗 通腎、通胃、通背三穴,治療腎虧或心腎不交引起之頭昏、眼花、腰背酸痛,奇效。 說明 通腎、通胃、通背、神耳、水金、水通穴,為董氏針灸中少數特效之補針,治病時,氣虛型患者,可擇穴配合。腳背面紅腫(俗稱草鞋風):可先在病位放血外,再配通腎、通胃、通關、雲白、李白穴下針。亦可利用手足對應下針。通腎、通胃配下三皇[註],治腎虧引起陽痿、早洩有效。亦可配合針上灸。 應用 董公在其書中說通腎、通胃、通背可任取一穴,為治療婦女流產之補針,連續治療半月即無流產之慮。只能取一穴,不可多取。 配穴 一.慢性腎臟炎 通腎、通胃、下三皇。 二.膀胱炎 通腎、通胃、通背、下三皇。 三.胃下垂…

Continue Reading通腎穴

感冒一穴、感冒二穴

【八八部位-大腿】 感冒一穴、感冒二穴 大腿前面,姐妹二穴向內橫開一寸為感冒一穴。姐妹三穴向內橫開一寸為感冒二穴。 右大腿前面 解剖 大腿神經、六腑神經、肺分支神經。 取穴 感冒一穴為姐妹二穴向內橫開一寸。感冒二穴為姐妹三穴向內橫開一寸是穴。 歸經 入肺、脾二經。 穴性 內容清熱除濕,宣肺祛風。 主治 重感冒、發高燒、流行性感冒、發冷畏寒、感冒頭痛。 針刺法 針深一寸~二寸。或斜刺。 說明 感冒穴除入肺經,專治感冒相關疾病外,因近腹股溝,又穴位近脾、肝二經,如配合下三皇[註],對男科疾病亦有相當助益。 配穴 一.淋病、陽莖病 可以感冒穴加分枝上、分枝下穴治療,有效。 二.感冒引起腸胃不適 可以本穴組搭配三叉一穴、四花穴、門金穴治療。 三.感冒頭痛 除本穴外,加靈骨穴配合。 四.感冒發燒 可先於十八星穴放血(後頭頸項區)或喉靈放血,再配三叉穴、靈骨穴。 五.治男科等病 感冒穴配下三皇,治遺精、早泄、陽痿、男科等病。 六.治五更泄…

Continue Reading感冒一穴、感冒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