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腫二穴

【一一部位-手指】 脾腫二穴 手掌面中指第二節中央上二分半處,即火星下穴上二分半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脾神經、心及肺分支神經。 取穴 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二節中央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入脾、心、肺三經。 穴性 健脾除濕,寬胸清肺。 主治 肝臟發炎、脾腫大、胃脹、腳趾酸痛、肺炎、心臟病、背痛、胸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應用 可雙手取穴。 說明 董氏針灸講究手足對應針法,手指對腳趾,兩者相互下針,可治療相對應部位的疼痛。 配穴 一.治療脾腫大 可配三重一穴、二穴、三穴,效果顯著。 二.治療脾臟的疾病 手針穴位,除了脾腫穴外,計有三星穴、三眼穴、健脾穴、土興穴;等皆可以選擇二~三組穴位配合。 三.心疾 脾腫穴配合體針心靈一、二、三穴可治心疾。…

Continue Reading脾腫二穴

脾腫一穴

【一一部位-手指】 脾腫穴 脾腫一穴手掌面中指第二節正中央下二分半處,即火星下穴下二分半處。脾腫二穴手掌面中指第二節正中央上二分半處,即火星下穴上二分半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b.7.中指掌面–脾腫區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正中神經、脾神經、心分支神經。 取穴 脾腫一穴: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二節正中央下二分半處是穴。脾腫二穴: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二節中央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脾腫一穴:入脾胃經。脾腫二穴:入脾、心、肺三經。 穴性 脾腫一穴:調理脾胃,通經活絡。脾腫二穴:健脾除濕,寬胸清肺。 主治 脾腫一穴:脾硬化、脾腫大、肝臟發炎、胃腸脹氣、胸痛、背痛、腳趾酸麻腫痛。脾腫二穴:肝臟發炎、脾腫大、胃脹、腳趾酸痛、肺炎、心臟病、背痛、胸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應用 可雙手取穴。 說明 董公原著因無公開火星,因此取穴記載與胡師不同,其實兩者穴位是一樣的,脾腫穴與手掌掌面脾臟診斷是一樣可用於掌診,脾臟有問題的人,大都會在手掌面或手指上顯現出異常的膚色。脾腫一穴、脾腫二穴,再取火星下穴可形成倒馬。董氏針灸講究手足對應針法,手指對腳趾,兩者相互下針,可治療相對應部位的疼痛。 脾腫一穴 - 配穴 一.治療肝疾 本穴加配上三黃[註]。…

Continue Reading脾腫一穴

火星下穴

【一一部位-手指】 火星下穴 手掌面中指第二節正中央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肺及心臟分支神經。 取穴 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肺二經。 穴性 疏心調氣,寬胸利膈 。 主治 同火星上穴。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三分。 經 驗 火星上穴、火星下穴對治療打嗝,效果不錯,在臨床上有諸多打嗝情形,在下針後不久,立即消除。 說明 火星穴董公著作未公開,由胡師公布。在臨床上可取火星上穴、火星下穴間,剛好於第一節與第二節間橫紋中間取一穴成直倒馬針,針效更佳。中指主心,因此中指上很多穴位,皆可治心疾。心肺同在一區域,因此可治心疾之穴位,亦可治肺病,治肺疾都要加配靈骨穴、大白穴。 配穴 心臟疾病 火星上穴​、火星下穴可配地宗穴、靈骨穴、大白穴、心靈一穴、二穴、三穴,對治療心臟疾病,效果顯著。

Continue Reading火星下穴

火星上穴

【一一部位-手指】 火星上穴、火星下穴 火星上穴手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處。火星下穴手掌面中指第二節正中央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b.2.中指掌面–火星區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及肺分支神經。 取穴 火星上穴: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一節正中央處是穴。火星下穴: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肺二經。 穴性 疏心調氣,寬胸利膈。 主治 頭暈、心悸、狹心症、心臟性喘息、心臟瓣膜症、胸痛、肩胛骨痛、肺癌、多發性骨癌、兩腿痛、五十肩、嗝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三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經驗 火星上穴、火星下穴對治療打嗝,效果不錯,在臨床上有諸多打嗝情形,在下針後不久,立即消除。 應用 可雙手取穴。 說明 掌面中指在掌診中屬心的部位,因此火星上穴、火星下穴及心常穴皆是治療心疾要穴,在臨床取穴上,大多再配上靈骨、大白,較多的穴位,不但可治心疾,另對胸、肺之疾病,亦有其治療的功能。火星穴董公著作未公開,由胡師公布。在臨床上可取火星上穴、火星下穴間,剛好於第一節與第二節間橫紋中間取一穴成直倒馬針,針效更佳。中指主心,因此中指上很多穴位,皆可治心疾。心肺同在一區域,因此可治心疾之穴位,亦可治肺病,治肺疾都要加配靈骨穴、大白穴。 火星上穴 - 配穴…

Continue Reading火星上穴

心常三穴

【一一部位-手指】 心常三穴 手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上二分半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及肺分支神經。 取穴 掌心向上,當心常二穴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肺二經。 穴性 疏心氣,清包絡,寧心神。 主治 同心常一、心常二穴。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或以三稜針刺出血。 針感 局部脹痛感。 經驗 依胡師經驗,心常一穴、二穴、三穴配靈骨穴、大白穴治肺癌、肺氣腫特效。胡師本人曾用上述穴道治癒六位肺癌二~三期患者。且胡師本人親眼看見師公董公景昌先生治療于澤普等十二人經西醫診斷為肺癌者,皆以上述穴道治癒。 配穴 一.心常穴較少單獨使用 常配靈骨、大白兩穴 二.心肌梗塞 可先於後背心肺區放血,再取用心常穴、心靈穴。 三.心常穴不單只治心疾,並可治肺病 治肺疾可心常穴配靈骨、大白、駟馬,效果佳。 四.肺氣腫 加心常、靈骨、大白。…

Continue Reading心常三穴

心常二穴

【一一部位-手指】 心常二穴 手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及肺分支神經。 取穴 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肺二經。 穴性 疏心氣,清包絡,寧心神。 主治 風濕性心臟病、心悸、狹心症、心肌梗塞、肺結核、胸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或以三稜針刺出血。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應用 雙手取穴。 說明 心常穴在董公所著有二穴,胡師加上了一穴成三穴,心常穴治心悸及心跳過速有很好效果,另外對慢性心臟擴大有特效,另依作者經驗董氏奇穴中三三部位之心靈一、二、三穴在治療心疾上,依臨穴上經驗驗証,效果較心常穴效果佳。 配穴 一.心肌梗塞 先於背部第四、五胸椎之間放血,再取本穴加心靈穴,並配合飲食。 二. 心常穴有三穴,可三針齊下成倒馬 三.胸痛 可取本穴配珠圓穴。

Continue Reading心常二穴

心常一穴

【一一部位-手指】 心常穴 心常二穴手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心常一穴手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心常三穴手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上二分半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b.4.中指掌面–心常區 解剖 心常二、三穴: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及肺分支神經。心常一穴: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 取穴 心常二穴: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是穴。心常一穴:掌心向上,當中指第一節中央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是穴。心常三穴:掌心向上,當心常二穴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肺二經。 穴性 心常二、三穴:疏心氣,清包絡,寧心神。心常一穴:調心安神,疏理心氣,清心包絡。 主治 風濕性心臟病、心悸、狹心症、心肌梗塞、肺癌、肺結核、胸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或以三稜針刺出血。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經驗 依胡師經驗,心常一穴、二穴、三穴配靈骨穴、大白穴治肺癌、肺氣腫特效。胡師本人曾用上述穴道治癒六位肺癌二~三期患者。且胡師本人親眼看見師公董公景昌先生治療于澤普等十二人經西醫診斷為肺癌者,皆以上述穴道治癒。 應用 雙手取穴。 說明 心常穴在董公所著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中,其部位位於中指第一節中線外開二分,但其書後穴位圖示中並未相符,如根據圖示應為內側才對,胡師受教董公所傳,乃將其訂正為當面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董公所著之說,未能校訂,書中所言常與穴位圖示有所出入,坊間諸多著作,皆抄自董公原著未曾訂正,以訛傳訛,實感遺憾。治療心疾:最常用為手心靈穴,大腿通關穴、通山穴,要治心病,可取本穴配以上諸穴,再加第三、四、五、六胸椎,椎間放血。心常穴在董公所著有二穴,胡師加上了一穴成三穴,心常穴治心悸及心跳過速有很好效果,另外對慢性心臟擴大有特效,另依作者經驗董氏奇穴中三三部位之心靈一、二、三穴在治療心疾上,依臨穴上經驗驗証,效果較心常穴效果佳。 心常二穴 - 配穴…

Continue Reading心常一穴

木一穴

【一一部位-手指】 木穴 木一穴手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木二穴手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即中間穴內側三分處。木三穴手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上二分半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a.5. 食指掌面 - 木區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肝神經。 取穴 木二穴:掌心向上,當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即中間穴內側三分處是穴。木一穴:掌心向上,當木二穴下二分半處是穴。木三穴:掌心向上,當木二穴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木二穴:入肝經。木一穴、木三穴:入肝、胃、肺三經。 穴性 木二穴:疏肝理氣,活血祛風。木一穴、木三穴:瀉肝膽熱,開鬱通竅。 主治 木二穴:脾氣暴躁、肝火旺盛、肩膀緊痛、右脅下痛、項緊痛、膽固醇過高、胃脹痛。木一穴:口苦耳鳴、肝火旺盛、脾氣暴躁、肩膀酸痛、右脅下痛、項緊痛。木三穴:口苦耳鳴、肝火旺盛、脾氣暴躁、肩膀酸痛、右脅下痛、項緊痛、膽固醇過高、脅肋痛、胃脹滯煩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應用 雙手取穴效果更佳。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在臨床應用上,可任取一~二穴使用,以放血針點刺出血,治胃腸脹氣、脅痛甚效。雙手取穴不忌。 說明 木一穴:下針的深淺,通的經就有所別,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為胡師所列,在董公書中有二個木穴圖示,而書中只有木穴一穴而已,此三穴,可用五分針,淺刺一分入肺經,深刺二分到四分入肝胃兩經,這亦是董氏奇穴所特有,常隨扎針的深淺而其所歸屬經就有所不同,這點該特別注意。木穴共有三穴,可三針同下成倒馬針法對右脅下痛,效佳。同時對口乾火大亦有效果。木一、木二、木三穴:治肝機能方面。上三黃穴[註]:治肝之實體方面。木二穴: 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範圍不廣,而胡師擴大其範圍,而賴著在其書中將木穴又稱為感冒穴,賴說木穴對流淚、發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錯,其謂木穴能止感冒流涕於片刻,而筆著認為如要治療感冒流涕單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靈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則效果當更佳。 木穴在人體臟器全息律投影上為肝區,所以稱木穴,因此取本穴對治右脅下痛,有特效。…

Continue Reading木一穴

中間穴

【一一部位-手指】 中間穴 手掌食指第一節正中央。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a.2. 食指掌面 - 間上區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肺及心臟分支神經、六腑神經。 取穴 掌心向上,當食指第一節正中央。 歸經 入心、肺二經。 穴性 調心氣,寬胸利膈。 主治 心悸、疝氣、胸部發悶、膝蓋痛、頭暈、眼睛痠痛、眼花背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針深二~三分。 針感 局部有酸痛感及微脹感。 經驗 有位學生的母親,年齡六十餘歲,常年氣喘,而其食指第二指處,即中間、大間、側間、小間之穴位,每出現深沈之黑點時,扎之氣喘即止,效果不錯,然不得根治。如要徹底治療,當配合其他穴位,如雙喘穴、耳穴中氣管點、定喘、神門,另若能再配合中藥及食療,效果當更好。 配穴 一.治療心悸 可本穴配心靈穴、鎮靜與上里倒馬、手三士[註]、靈骨、大白、水金、水通、手三間[註](或手肘肺點倒馬)、耳穴神耳穴。 二.…

Continue Reading中間穴

十十部位【頭面】

【十十部位】 頭面部位穴道 頭部前側 鎮靜穴 上里、四腑(一、二) 正本穴 鼻翼穴 水通、水金穴 馬金水、馬快水穴 腑快穴 頭頂部位 正會、前會、後會穴 州圓、州昆、州崙穴 頭部後側 州靈穴 州天穴 州銀穴 總樞穴 正會穴州圓穴州昆穴州崙穴前會穴後會穴總樞穴鎮靜穴上里穴四腑一穴四腑二穴正本穴馬金水穴馬快水穴腑快穴水通穴水金穴鼻翼穴州靈穴州天穴州銀穴

Continue Reading十十部位【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