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穴

【二二部位-手掌】 土水穴 手掌於大姆指第一掌骨之橈側骨下。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I.A.e.1. 一掌骨掌面 - 土水區 解剖 針經過皮膚、皮下組織、通過拇指外轉肌而達到拇指對立肌外側,正中神經分枝、脾分支神經、腎分支神經。 取穴 土水二穴在拇指第一掌骨橈側下陷處後一寸。土水一穴在土水二穴下五分處。土水三穴在土水二穴上五分處。 歸經 入肺、腎經。 穴性 調理脾胃,調理中焦,清宣肺氣,通經活絡。 主治 急慢性胃炎、久年胃病、咳嗽、氣喘、扁桃腺炎、全身骨腫痛、兩腿內側肌肉痛、骨膜炎、坐骨神經痛。 針刺法 沿骨下直刺五分~一寸。 針感 酸脹感。 應用 雙手取穴效果更佳。 經驗 本穴可治胃酸過多及胃潰瘍,有效。土水穴位置,胡師與董公不同,兩者皆可。貼骨下針,可治膝蓋痛。土水,筆者另加兩穴,而第五穴治膝蓋最佳,可透重子穴。 配穴 一.胃絞痛 本穴配四花上穴、門金穴。…

Continue Reading土水穴

重仙穴

【二二部位-手掌】 重仙穴 手掌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與手背靈骨穴相通。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解剖 橈神經淺枝、正中神經、肺分支神經、心分支神經。 取穴 手掌心向上,當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骨縫下是穴,與對側手背靈骨穴相通。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清泄肺氣,疏風解表。 主治 同重子穴。 針刺法 直刺一~二寸。治小兒疾患以三稜針刺出血特效。 針感 酸脹痛感。 說明 重仙穴甚少單獨取穴,大都重子、重仙兩穴並用。 經驗 重子、重仙兩穴都應採深刺,效果才會顯著。亦可採用對刺法。 配穴 一.前、後、外側肩關節病 重子、重仙、對側肩中,或側三里、側下三里。 二.背痛、胸痛 重子配重仙穴、上士穴。 三.膏肓穴痛 重子配重仙穴,加水金、水通及局部放血療法。…

Continue Reading重仙穴

大白穴

【二二部位-手掌】 大白穴 手背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距靈骨穴遠端一寸。可透重子穴。 左手背面 右手背面 解剖 此處有橈動脈、橈神經、肺支神經。 取穴 手握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距靈骨穴遠端一寸是穴。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發汗解表,清肺寬胸,清理上焦,肅肺疏表,行氣化瘀。 主治 頭痛、偏頭痛、肺癌、肺炎、肺積水、坐骨神經痛、腰痛、背痛。又治小兒氣喘、發高燒、急性肺炎。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半。或配合以放血針背部放血,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 針感 酸脹麻電感。 應用 本穴亦為補氣要穴,配靈骨穴治療甚廣,凡屬氣滯血瘀之證均有效。若人氣滯與氣虛,則將導致血瘀血滯。靈骨、大白二穴都應採深刺,效果才會顯著。血瘀上焦則致肺疾胸痺;血瘀中焦則為癥瘕;血瘀下焦則為少腹疼痛、婦女疾病;血瘀經絡則關節痺痛、風濕諸病、半身不遂;瘀血內蓄則性情變化而為神經諸疾。所以取用靈骨穴、大白穴通氣補氣,而能散滯消瘀。

Continue Reading大白穴

水腰穴

【一一部位-手指】 水腰穴 手背小指第二節正中央及兩側三分處。 左手背面 右手背面 代碼 I.P.d.2.小指背面–水腰區 解剖 尺骨神經掌枝、腎之神經。 取穴 水腰二穴當小指第二節正中央處即是。水腰一穴在水腰二穴內側三分即是。水腰三穴在水腰二穴外側三分即是。 歸經 入腎經。 穴性 通絡止痛。 主治 腰痛(特效)、坐骨神經痛、角膜炎、結膜炎、眼壓過高脹痛、頭昏、偏頭痛。 針刺法 直刺一分~二分。 針感 局部酸痛感。 說明 水腰穴由胡師本董公平日所傳而第一次公開。水腰穴同正水穴一樣屬小指入腎經,正水穴在第一節,水腰穴在第二節,主治範圍大部份雷同。 配穴 一.治療腰痛、坐骨神經痛 可加靈骨穴、腕順穴,用透穴法。 二.治療角膜炎、結膜炎 可加珠圓穴、火硬穴,並在身後反應點放血。亦可取太陽穴與眼睛附近之穴位放血。 三.角膜炎紅腫 單取火硬穴效果即非常明顯。

Continue Reading水腰穴

水海穴

【一一部位-手指】 水海穴 手掌小指第二節正中央內側三分線上。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d.6.小指掌面–水海區(手) 解剖 尺骨神經皮下淺枝、腎之神經。 取穴 水海二穴當小指第二節正中央點內側三分處是穴。水海一穴在水海二穴下二分處是穴。水海三穴在水海二穴上二分處是穴。 歸經 入腎經。 穴性 通絡止痛。 主治 項緊痛、背痛、腰痛、坐骨神經痛。 針刺法 直刺一分~二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說明 水海穴,董公在其著作未列,由胡師依董公平時所傳提出。水海穴入腎經,但非治腎本臟病症,而是主治背部有關之骨疾,這和中醫上腎主骨有關。 配穴 一. 本穴如配腕順一穴、腕順二穴,治腰背酸痛,效果更佳。 二.項緊痛 可本穴配腎關穴,效佳。

Continue Reading水海穴

水清穴

【一一部位-手指】 水清穴 手掌小指第二節外側三分線上。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d.4.小指掌面–水清區 解剖 尺骨神經皮下淺枝、腎之神經。 取穴 水清二穴當掌面小指第二節正中央外側三分處是穴。水清一穴在水清二穴下二分處是穴。水清三穴在水清二穴上二分處是穴。 歸經 入腎、膀胱經。 穴性 疏泄厥氣,利導下焦。 主治 睪丸炎、腎炎水腫、尿道炎、膀胱炎、偏頭痛、腰痛、腿痛。 針刺法 直刺一分~二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說明 水清穴,董公所著書中未提出,由胡師依董公平時所傳,在其著作中提出。水清穴與分水穴在小指同一條直線上,水清穴與分水穴一樣入腎經外,又入膀胱經,因此可主治膀胱、尿道的疾病。 經驗 如有主治各症,而有反應點出現在水清穴時,下針效果最佳。董氏針灸穴位取名,有水字的皆和腎、膀胱有關。董氏針灸不拘泥於穴道,寧失其穴勿失其經,穴位旁有黑點、黑線,直針下針最有效。

Continue Reading水清穴

分水穴

【一一部位-手指】 分水穴 手掌小指第一節外側三分線上。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d.3.小指掌面–分水區 解剖 尺骨神經皮下淺枝、腎之神經。 取穴 分水二穴掌心向上,當小指第一節正中央點(太陽一穴)偏外側三分處是穴。分水一穴在分水二穴下二分處是穴。分水三穴在分水二穴上二分處是穴。 歸經 入腎經。 穴性 調理下焦,除濕排濁,利水消腫。 主治 腎炎水腫、耳鳴、耳聾、腰脊椎疝板症(骨刺)、腰痛、坐骨神經痛。 針刺法 直刺一分~二分。 針感 疼痛微酸脹感。 說明 分水穴位於小指,小指屬腎,小指上及小指掌骨上諸多穴位都入腎經,因此在中醫上,與腎有關之骨、耳等皆是這一帶穴位所主治的範圍。分水穴為胡師依董公所傳而第一次在書中公開提出。 配穴 一. 分水穴甚少單獨取穴,可配合三海穴、腕順穴較佳。 二.腎虛耳鳴 腕順、駟馬、三重。 三.腰部嚴重扭傷 三河、分水、二角明、腕順,配合病位放血。…

Continue Reading分水穴

開脾穴

【一一部位-手指】 開脾穴 手掌中指第三節正中央點。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b.7.中指掌面–開脾區 解剖 掌指側固有神經、脾之神經。 取穴 手掌向上,當中指第三節正中央點處是穴。 歸經 入脾胃二經。 穴性 調理脾胃,宣導中焦。 主治 胃口不開、食慾不振、嘔吐、胸悶、頭昏。 針刺法 直刺一分~二分。 針感 疼痛感。 說明 開脾穴,在董公所著書中未列,此穴由胡師根據董公所傳而在其書中提出。 經驗 開脾穴對心胸不開之胸悶,效果不錯。治療胃口不開、食慾不振,當配合四花上穴。根據全息律,中指主心、脾,中指亦為獨立之一全息律,而開脾穴即位於人體頭部口之位置,故能健脾利胃之功。

Continue Reading開脾穴

少白穴

【一一部位-手指】 少白穴 手背小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中央偏內側三分處是穴。 左手背面 右手背面 代碼 I.P.z.2.手指掌骨關節–七華區 解剖 掌指固有神經皮下枝、腎支神經。 取穴 手背小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中央偏內側三分處是穴。 歸經 入腎經。 穴性 疏經活絡,理氣鎮痛。 主治 腰痛、腰椎骨刺、坐骨神經痛。 針刺法 斜刺二~三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說明 少白穴,董公書中未列,由胡師在其書中公開。少白穴入腎經,由腎所引起之腰脊椎痛、腰痛、坐骨神經痛才有效。 經驗 手針穴位治療腰痛、坐骨神經痛的穴位不多,當中腕順穴效果較少白穴為優。腰椎骨刺:少白穴可配二角明穴及安脊穴,另外在膕窩及病位放血,效果佳。經期腰痛:腕順透靈骨穴。腰痛:腕順、二角明、分水、三河、水腰。

Continue Reading少白穴

珠圓穴

【一一部位-手指】 珠圓穴 手背拇指指間關節,橫紋兩側處。 左手背面 右手背面 代碼 I.P.e.2.大拇指– 珠圓區 解剖 掌指側固有神經皮下枝、肺及腎之神經、眼神經。 取穴 珠圓一穴在拇指背指間關節,橫紋內側五分。珠圓二穴在拇指背指間關節,橫紋外側五分。 歸經 入肺、腎二經。 穴性 疏風瀉火,滋陰明目。 主治 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炎、結膜炎、弱視。 針刺法 直刺二~五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說明 本珠圓穴位於大拇指全息律上為胸腔位置,故本穴內側一點下針可治胸點,換句話說,此珠圓穴與胸點接近。珠圓穴可通治所有眼睛病疾。 配穴 一.弱視 配合耳穴目一、目二穴,再取眉頭埋針。 二.角膜炎、結膜炎 配合耳後及背部找紅點、血絡或青紫色反應點放血,效果顯著。 三.眼疾各症…

Continue Reading珠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