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宗穴

【四四部位-上臂】 人宗穴 在上臂肱骨外側與肱二頭肌間凹陷處,肘窩橫紋外側端上三寸五分。 右上臂掌面 解剖 二頭膊筋之旁,橈骨副動脈、頭靜脈及內膊皮神經、肺之副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肝之副神經。 取穴 手撫胸取穴,肘窩橫紋外側端直上三寸五分貼骨取之,即十四經之曲池穴上三寸五分、手五里穴上五分處是穴。 歸經 入肺、胃、脾經。 穴性 通經活絡,調理脾胃,宣肺利喉。 主治 手臂痛、腳腫痛、肘腫痛難動、黃疸病、四肢浮腫、脾腫大、胃、十二指腸炎、氣喘、喉炎、感冒。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五分。針深五分治感冒氣喘、針深八分治臂痛、針深一寸二分治肝、膽、脾病。 針感 酸脹感。 ※注意 下針時應準確、偏外傷肱骨、偏內側傷肱二頭肌,扎針部位應予特別注意。(董公所言) 說明 董氏奇穴穴位中,沒有和十四經經穴雷同的穴位,董公書中其穴位及取穴為橫紋上三寸,如為上三寸即為十四經上之五里穴,而人宗與五里穴主治差異極大,董公當為匆匆出書未及校訂,今依胡師之意,修為三寸五分,才符合董公本意。董氏奇穴,諸多穴位下針的深淺,其歸經及主治常有不同,這真當特加注意,其要點如人宗穴針刺法上所言

Continue Reading人宗穴

背面穴

【四四部位-上臂】 背面穴 在肩骨縫之中央,舉臂時有空陷處上二分處。 右上臂外側面 解剖 有三角筋迴旋上膊動脈、頭靜脈枝、鎖骨神經枝、丹田神經。 取穴 舉臂時,肩骨連接縫之空陷處中央上二分取之。 歸經 入三焦經。 穴性 疏肝利膽,調和氣血。 主治 腹部發悶,發音無力。 針刺法 針深三分至五分。 應用 用放血針放血可治全身疲勞、兩腿發酸、嘔吐、肝霍亂、陽霍亂、陰陽霍亂。 說明 背面穴與十四經肩髃穴位置相近,取穴似乎雷同,其實兩者相差二分左右,十四經之肩髃穴位於上臂平舉,肩峰鎖骨關節外有二個凹陷處前方小凹陷為肩髃穴,其上二分為背面穴。背面穴與肩髃穴位置有異,其屬經及主治都大不一樣,當詳辨之。董公在世上常告之弟子其一一到十十部位之所有穴位,沒有穴位與傳統十四經一樣的,這點門人弟子當謹記于心,董公之書有些穴位未明示清楚,常易混淆,如果能深入董氏奇穴之精髓真諦,即可知董氏奇穴之淵源道理之所在。

Continue Reading背面穴

肩中穴、建中穴

【四四部位-上臂】 肩中穴、建中穴 在肱骨近端,肩峰穴直下二寸為肩中穴。即十四經肩髃穴下二寸半處。肩中穴直下二寸為建中穴。 右上臂外側面 解剖 此處為三角肌中央下緣,有上膊動脈、頭靜脈、心之分支神經。 取穴 肩中穴,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橫紋直下二寸五分處是穴。其下二寸取建中穴。 歸經 入心經。 穴性 活血祛瘀,通經活絡。 主治 膝蓋關節炎、膝蓋扭傷、皮膚病(頸項皮膚病及臂部皮膚病)、小兒麻痺、半身不遂、心悸亢進、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癧、清血。 針刺法 直刺一寸~二寸。肩中可配建中一齊下針。 配穴 一.治療膽固醇過高,效果甚佳 肩中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以治療膽固醇過高,效果甚佳。 二.治療膝蓋疾病特效 肩中配建中穴,治療膝蓋疾病特效。須配合動氣左右傳針法。 三.治療瘰癧 肩中、建中配三重穴、耳腫瘤穴埋針,治療瘰癧,特效。 四.治療全身性關節炎 肩中配通天穴、通關穴、建中穴、腎關穴、上三黃[註],治療全身性關節炎。 五.治療尿酸性關節炎 肩中配通天穴、通關穴、建中穴、腎關穴、骨關、木關、手解,治療尿酸性關節炎。 六.治療遊走性風濕病 肩中配通天穴、通關穴、建中穴、腎關穴、上三黃及病位放血,治療遊走性風濕病。 七.治療坐骨神經痛…

Continue Reading肩中穴、建中穴

分金穴、合金穴、內金穴

【四四部位-上臂】 分金穴、合金穴、內金穴 分金穴位在上臂肱骨之遠端橈側,肘窩橫紋上一寸五分。合金穴位在分金穴直下五分,尺澤穴上一寸。內金穴位於肘窩橫紋上二寸,分金穴上五分處。 右上臂掌面 解剖 有肱二頭肌、上臂皮下神經、正中神經之分佈區、有肱動脈、頭靜脈、心之分支神經、肺之分支神經。 取穴 分金穴手撫胸取穴,當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窩橫紋一寸五分處是穴。其它見穴位取穴。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清肅肺氣。 主治 感冒、喉炎、過敏性鼻炎、鼻蓄膿症、咳嗽之特效穴。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採倒馬針法。 針感 酸脹感。 說明 董公書中無合金、內金,由胡師公開,手三金與手前三士,功能相似,三金或三士可擇一組使用即可。 配穴 一.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本穴配火腑海、天士,可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二.治重感冒 本穴配三叉穴、足感冒穴、靈骨、大白、手三士[註]、水金、水通,可治重感冒。 三.治過敏性鼻炎 本穴配駟馬穴、中力穴、通腎穴、鎮靜、上里、水金、水通、神耳,可治過敏性鼻炎。 四.感冒鼻塞 分金、合金、內金、鎮靜、三叉、駟馬。 五.鼻炎…

Continue Reading分金穴、合金穴、內金穴

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

【三三部位-前臂】 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 曲陵穴位於尺澤直下一寸五分處。建力穴位於曲陵旁外側五分。中力穴位於建力外側五分。 右前臂掌面 解剖 外側前腕神經、深層有橈骨神經、心之神經、肺之分枝神經。 取穴 曲陵穴位掌心向上,當肘窩橫紋中央直下一寸五分處是穴。建力在曲陵外側五分,中力在建力外側五分。 歸經 入心、肺兩經。 穴性 宣導肺氣,通暢心絡。 主治 抽筋、氣喘、肘關節炎、心悸、甲狀腺腫、心臟擴大、心臟麻痺、胸痛、背痛、重感冒、鼻塞、咳嗽、氣喘、支氣管炎。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用放血針點刺出血。 應用 本穴淺刺治感冒,深刺治肺炎,另用放血針針刺本穴刺出惡血,可治陽霍亂、乾霍亂,心臟麻痺、咽喉炎、解平喘。咳嗽:曲陵、建力、中力、火腑海。感冒:天士、曲陵、建力、中力、水金、水通。 說明 曲陵、建力、中力三穴為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鼻蓄膿症之特效穴。

Continue Reading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

肝靈穴

【三三部位-前臂】 肝靈穴 肝靈一穴,掌心向上,手腕橫紋腕豆骨前緣直上三寸。肝靈二穴,肝靈一穴直上三寸。肝靈三穴,肝靈二穴直上三寸。 右前臂掌面 解剖 淺層分布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分布前骨、間動脈靜脈和正中神經。肝之神經、腎之神經。 取穴 如上述肝靈穴的穴位說明。 歸經 入肝經。 穴性 疏肝理氣。 主治 脊椎骨膜炎、肝炎、肝硬化、肝痛、兩脅痛、血癌症(白血球過多或過少)、脾腫大、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痛。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五分。或由下往上斜刺二寸。 針感 局部酸脹感。 說明 肝靈一、二、三穴功同上三黃穴[註],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為治療肝病之特效穴。治療肝病在臨床上,大多取上三黃穴為主較多,除非本穴上有反應點、異色點時定取之。可在耳朵反應點埋針。肝靈穴共三穴,其主穴在二穴,治療肝疾時都採倒馬針法,另肝靈穴董公原著未列,由胡師公佈。筋骨痛:肝靈加三通、上三黃、下三皇[註]。  *註* 上三黃 天黃穴、明黃穴、其黃穴 下三皇 天皇穴、地皇穴、人皇穴

Continue Reading肝靈穴

喉中穴

【三三部位-前臂】 喉中穴 手背,火腑海穴橈側一寸兩筋間。 右前臂背面 解剖 尺骨神經、肺分支神經、腎分支神經。 取穴 手背,肘橫紋下二寸五分,當火腑海穴橈側一寸處是穴。於兩筋間取之。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清肺宣竅,化瘀散結。 主治 喉癌、喉炎、扁桃腺炎。 針刺法 直刺五分~一寸。 針感 酸脹麻電感。 應用 本穴配合分金穴、合金穴、內金穴為治療咳嗽、喉炎、支氣管炎、喉癌之特效穴。 說明 本穴為董師治療喉癌之配穴,效果神速。針下立見卓效。喉中、喉靈穴皆為治療喉癌的要穴,可加配外三關與不定穴埋針,並留意『有點扎點』。 配穴 一.治咳嗽 喉中穴配人士穴、火腑海穴,亦可治咳嗽。 二.扁桃腺炎 可先在喉蛾九穴將皮膚提起放血,而後下本穴、內關穴。 三.喉癌 除本穴位,要加配外三關穴或三重穴,可加心靈穴,但要以不定穴為主。

Continue Reading喉中穴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喉靈穴
心經少海穴下一寸五分再外側五分

喉靈穴

【三三部位-前臂】 喉靈穴 心經少海穴下一寸五分再外側五分。 右前臂掌面 解剖 內側前腕皮神經、肺支神經。 取穴 當少海穴直下一寸五分,再外側五分處是穴。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清肺宣竅,化瘀散結。 主治 鼻炎、鼻塞、喉炎、扁桃腺炎、甲狀腺腫大、喉痛、鼻癌。 針刺法 直刺二分~三分。用三稜針點刺出惡血特效。 針感 局部酸脹感。 說明 此穴董公原著未公開,本穴由胡師依董公平日所教,特為公開補上。 治療鼻炎、鼻塞:董氏針灸上大多用建力、中力、分金、合金,也可配合鎮靜、水金、水通、神耳、駟馬,再加艾灸金陰穴、金陽穴、背後心肺區的異色點、胃毛七穴等。但本穴上有烏黑異色點浮現時,針對此穴就一定要下針,這樣效果才會明顯。 治療喉癌、鼻癌:除本穴外一定要配合外三關,並在四花上穴、側三里穴、側下三里穴一帶點刺放血。 治療甲狀腺腫大:可本穴配合三重穴、駟馬穴、心靈一穴。

Continue Reading喉靈穴

天士穴

【三三部位-前臂】 天士穴 在前臂橈骨之掌面橈側上緣,地士穴直上三寸。 右前臂掌面 解剖 有橈骨神經、後臂神經及正中神經、肺支神經、腎之副神經。 取穴 在前臂橈骨之掌面橈側上緣,地士穴上三寸處是穴。從肘窩橫紋下三寸處取之。 歸經 入肺經。 穴性 清宣肺氣。 主治 氣喘、鼻炎、臂痛、感冒、胸痛、胸悶、支氣管炎。 針刺法 斜刺一寸五分。 針感 局部酸脹感。 說明 天士、地士、人士三穴為治療氣喘之特效穴。 配穴 一.氣喘 取天士、地士、人士三穴,配合靈骨、大白穴、鎮靜、上里、水金、水通、神耳、手三間[註]及灸療。 二.鼻炎 取天士、地士、人士、駟馬穴、鎮靜穴、手三間、水金、水通,配合放血。 三.感冒 天士穴配合曲陵、建力、中力穴、心靈、大白、水金、水通、三叉三穴、三叉一穴。 四.心跳過速 用天士、地士、人士、鎮靜配神耳穴。 五.心臟無力…

Continue Reading天士穴

人士穴

【三三部位-前臂】 人士穴 在前臂橈骨掌面橈側上緣,距腕橫紋三寸。 右前臂掌面 解剖 外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皮下枝、肺之神經、心之分支神經。 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上,當腕橫紋上三寸,前臂橈骨橈側上緣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肺、腎三經。 穴性 疏心理氣,清宣肺氣。 主治 氣喘、手掌痛、手指痛、肩臂痛、背痛、胸痛、心悸、蛋白尿。 針刺法 斜刺~沿橈骨掌面橈側上緣、從外向內,以十五度角斜刺五分~一寸五分。 針感 局部酸脹感。 應用 針深五分治氣喘、手掌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患右用左穴,患左用右穴)。針深一寸治心臟病、心悸(董公在其書上記載)。 說明 人士穴董公書中為橫紋上四寸,胡師書中為橫紋上三寸,在臨床經驗驗證,董公書未校訂,今從胡書。此穴深度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淺刺通肺經,中層入心經,深層入腎經。人士穴針五~八分治氣喘。一寸~一寸二左右治心悸、心臟病。入一寸五分治腎虧、蛋白尿。董氏針灸隨針的深度的不同而其所入之經亦有所不同,其所治之病亦不同,這點為董氏針灸的一大特點。

Continue Reading人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