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部位-手指】

木穴

木一穴
手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
木二穴
手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即中間穴內側三分處。
木三穴
手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上二分半處。

左手掌面

右手掌面

代碼

I-A-a-5 Mù Zone 木區

解剖

固有掌側指神經、肝神經。

取穴

  • 木二穴:掌心向上,當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即中間穴內側三分處是穴。
  • 木一穴:掌心向上,當木二穴下二分半處是穴。
  • 木三穴:掌心向上,當木二穴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 木二穴:入肝經。
  • 木一穴、木三穴:入肝、胃、肺三經。

穴性

  • 木二穴:疏肝理氣,活血祛風。
  • 木一穴、木三穴:瀉肝膽熱,開鬱通竅。

主治

  • 木二穴:脾氣暴躁、肝火旺盛、肩膀緊痛、右脅下痛、項緊痛、膽固醇過高、胃脹痛。
  • 木一穴:口苦耳鳴、肝火旺盛、脾氣暴躁、肩膀酸痛、右脅下痛、項緊痛。
  • 木三穴:口苦耳鳴、肝火旺盛、脾氣暴躁、肩膀酸痛、右脅下痛、項緊痛、膽固醇過高、脅肋痛、胃脹滯煩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四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應用

  • 雙手取穴效果更佳。
  • 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在臨床應用上,可任取一~二穴使用,以放血針點刺出血,治胃腸脹氣、脅痛甚效。雙手取穴不忌。

說明

木一穴:

  • 下針的深淺,通的經就有所別,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為胡師所列,在董公書中有二個木穴圖示,而書中只有木穴一穴而已,此三穴,可用五分針,淺刺一分入肺經,深刺二分到四分入肝胃兩經,這亦是董氏奇穴所特有,常隨扎針的深淺而其所歸屬經就有所不同,這點該特別注意。
  • 木穴共有三穴,可三針同下成倒馬針法對右脅下痛,效佳。同時對口乾火大亦有效果。
  • 木一、木二、木三穴:治肝機能方面。上三黃穴[註]:治肝之實體方面。
木二穴:
  • 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範圍不廣,而胡師擴大其範圍,而賴著在其書中將木穴又稱為感冒穴,賴說木穴對流淚、發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錯,其謂木穴能止感冒流涕於片刻,而筆著認為如要治療感冒流涕單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靈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則效果當更佳。
  • 木穴在人體臟器全息律投影上為肝區,所以稱木穴,因此取本穴對治右脅下痛,有特效。

木三穴:

賴著在木穴經驗中,木穴可治眼睛易流淚及乾澀,另木穴能止外感風邪不宣、皮膚瘙癢等,因本穴入肝經,目通於肝,因此如賴著所稱可治上列諸症,而筆者認為,如木穴再配合董氏奇穴上三黃穴(天黃明黃其黃)、耳朵上之皮膚一、二、三穴,效果當更好。

配穴

一.胸肋骨痛

輕者扎木穴配按摩導氣,久年嚴重者先病位點刺放血,再扎木穴。

二.胸肋痛腫脹

七虎穴、木穴,配合病位放血。

三.兩脅肋痛

木一、二、三穴三重穴,配合病位放血。

四.右脅痛

針刺對側木一、二、三穴

五.肝火旺盛

木一、二、三穴

六.感冒

靈骨大白水金水通、三叉穴,配合後頭頸項區放血。亦可加神耳鎮靜上里、手三士(天士地士、人士)穴、腕順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