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部位-大腿】

天黃穴、明黃穴、其黃穴

天黃穴
大腿內側面,明黃穴上三寸。
明黃穴
大腿內側之正中央。
其黃穴
大腿內側面,明黃穴直下三寸。

右大腿內側

代碼

VIII.M.3. 大腿內側 – 上三黃區

解剖

大腿神經前皮枝、肝之總神經、心之總神經、表層心之神經、中層肝之神經、深層腎之神經。

取穴

  • 天黃穴:明黃穴直上三寸處。
  • 明黃穴:大腿內側之正中央處。
  • 其黃穴:明黃穴直下三寸處。

歸經

  • 天黃穴:入心、肝、腎三經。
  • 明黃穴:入心、肝、腎三經。
  • 其黃穴:入心、肝、膽三經。

穴性

  • 天黃穴:疏肝清心,益腎補虛。
  • 明黃穴:寧心安神,疏肝利膽。
  • 其黃穴:疏肝利膽,祛風通絡。

主治

  • 天黃穴:同明黃穴,另可治黃膽病。
  • 明黃穴:肝癌、肝痛、肝硬化、肝機能不足引起之疲勞、骨骼脹大、脊椎骨膜炎、中風半身不遂、血癌症、腰酸、眼昏花、眼痛、兩脅痛、膽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良、脹氣、心臟擴大、胸悶、癲癇。
  • 其黃穴:同明黃穴,亦治黃膽病、膽囊炎等病。

針刺法

  • 天黃穴:直剌一寸五分~三寸。
  • 明黃穴:直刺一寸~三寸。
  • 其黃穴: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針感

酸脹麻電感。

說明

  • 天黃、明黃、其黃穴為上三黃,為董氏針灸中有名的常用穴位,董氏針灸正經奇穴中是不論補瀉的,董公以為穴位具有雙向性,可自行調節。所以一切肝疾,不論虛實,皆可取用上三黃穴。
  • 肝主疏泄,又肝經繞陰器,抵少腹,上貫膈,布脇肋,與督脈會於巔頂,所以亦可應用于精神官能症、婦科、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頭頂痛。
  • 上三黃屬肝經,董氏之肝經皆可用於治療婦科,因此上三黃可配婦科穴,調理婦女月經。
  • 上三黃,三針倒馬齊下,專治一切肝疾,為董氏針灸中著名的常用穴位。
  • 上三黃其位置正好在十二正經肝經循行位置上,故對肝臟的治療作用是加成的,成為治療肝疾的主要穴位。

經驗

  • 上三黃腎關,可治療眼球歪斜(左歪扎右、右歪扎左)。
  • 治療視力障礙、眼花等眼科諸疾:上三黃均有卓效,加配三叉一穴腎關通腎珠圓光明穴、五形穴、下三皇[註]等穴,效果更好。

配穴 - 明黃穴

一.因肝火引起之失眠

上三黃配鎮靜靈骨大白心靈穴,效果不錯。

二.治遊走性酸痛

上三黃配通關通山,配合病位放血,有效。

三.肝火大、易疲勞、脾氣暴躁

可常扎上三黃。

四.易疲勞者

常扎上三黃,能預防肝硬化。

五.B型肝炎

  1. 上三黃、肝靈、木炎、耳穴肝點及肝炎點。
  2. 上三黃、肝門、耳穴肝點及肝炎點。

六.肝硬化

  1. 上三黃、肝門三重
  2. 木炎、上三黃、木耳穴埋針,後背肝木區放血。
  3. 上三黃、天應針、不定穴。
  4. 上三黃、肝門腸門,配合上曲穴點刺放血。

配穴 - 天黃穴

一.椎間盤突出、骨刺

可先在病位點刺放血,再扎天黃、明黃、其黃。長期治療,可癒。

二.治帕金森氏病

先於正會放血,再扎上三黃、鎮靜、州水、州靈三重駟馬、腕順下穴[註]及正腦一、二、三穴。

三.治梅尼爾氏症候群及耳鳴

針上三黃配正會及對側三重穴,加駟馬、腕順、耳後神耳穴等,治梅尼爾氏症候群及耳鳴(50%者可癒)。

四.糖尿病

上三黃、下三皇[註]長期下針,配合灸療胃毛七穴、後背脾胃區、腰背腎水區、四花上穴,長期治療,有效。

五.白血病

可取上三黃、下三皇,並旁取土昌穴成三角形之倒馬之指揮針法,對疾病有幫助。

六.由肝腎機能失調,所引起高血壓

可取上三黃配足三聖穴

配穴 - 其黃穴

一.

上三黃穴配土靈穴(在通胃穴向內橫開一寸),可治白血球過多之血癌症,如能配合背後各相關區域的董氏天應針法,效果顯著,治療血癌時切記出針要慢,避免出血。治療血癌亦可用上三黃加配衛氣針法。、

二.治黑斑

可在臉上黑斑處用三分針,再配婦科穴、上三黃,長期下針,三個月可改善。

三.舞蹈病

正會穴鎮靜穴、上三黃,長期扎,有效。

四.調月經不順

上三黃配婦科穴長期扎針,可調月經不順。

五.弱視、眼睛疲勞

正會穴前二寸(五分針,針尖向前)、上里穴三叉一穴、對側腎關穴,配耳穴目一、目二及肝點、鼻點埋針。

六.高血壓病確診初期

上三黃配下三皇,每日扎,三個月可改善。

*註*

腕順一穴近端五分為腕順上穴,治尾椎痛有效。腕順二穴遠端五分近後谿穴可為腕順下穴,治頸椎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