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部位-頭面】
正會穴、前會穴、後會穴
正會穴
頭頂之正中央點,向後五分。
前會穴
正會穴前一寸五分,即十四經之前項穴後五分。
後會穴
正會穴直後一寸五分,即十四經之後頂穴後五分。
代碼
X.Ve.1. 頭頂部位 – 頭會區
解剖
- 正會穴:前頭神經、腦之總神經。
- 前會穴:前頭神經、腦之副神經。
- 後會穴:大後頭神經、腦之總神經、脊椎神經。
取穴
- 正會穴:頭頂之正中央點,向後五分處。即十四經百會穴,向後五分處。
- 前會穴:正會穴前一寸五分處。
- 後會穴:正會穴後一寸五分處。
歸經
- 正會穴:入心、肺二經及督脈。
- 前會穴:入心、肺二經及督脈。
- 後會穴:入肝、肺二經及督脈。
穴性
- 正會穴:清心開竅,通經活絡。
- 前會穴:醒腦開竅,通經活血。
- 後會穴: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主治
- 正會穴:四肢顫抖、各種風證、身體虛弱、小兒驚風、眼斜嘴歪、半身不遂、中風不語、腿無力症、痿症、自律神經失調。
- 前會穴:頭昏、眼花、腦脹、神經衰弱、中風昏迷不醒、半身不遂。
- 後會穴:腦充血、頭痛、頭暈、脊椎骨痛、骨結核、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神經麻痺。
針刺法
- 正會穴:針深一分~三分。
- 前會穴:直刺一分~三分。或以放血針點刺立即見效。
- 後會穴:直刺一分~三分。或以放血針點刺出血。
針感
- 正會穴:酸脹感。
- 前會穴:脹感。
- 後會穴:酸脹感。
應用
- 正會穴以放血針點刺出血,可降血壓。若加配六完放血,可治流鼻血。
- 前會穴對不省人事之病患,有使其立即復甦之效。
- 州圓、州崙、州昆等三穴為治療四肢痿弱症之要穴,配合正會、前會、後會等穴可治療中風、半身不遂。
辨別
前會穴位當正會穴前一寸五分,即十四經百會穴前一寸、前頂穴後五分。前會穴之主治內容較之十四經前頂穴廣泛,同時為董氏奇穴三十二解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