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部位-手指】

木炎穴

木炎二穴
手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處。
木炎一穴
手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
木炎三穴
手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即木炎二穴上二分半處。
I-A-c-7 木炎穴左手

左手掌面

I-A-c-7 木炎穴右手

右手掌面

代碼

I-A-c-7 Mù Yán Zone 木炎區

取穴

  • 木炎二穴:掌心向上,當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處是穴。
  • 木炎一穴:掌心向上,當無名指第二節中央偏內側三分下二分半處是穴。
  • 木炎三穴:掌心向上,當木炎二穴上二分半處是穴。

歸經

入肝經。

穴性

瀉肝膽熱,疏肝理氣。

主治

  • 木炎二穴:各種肝炎、肝硬化、腹水、兩脅痛、腳抽筋、氣喘。
  • 木炎一、三穴:氣喘、各種肝炎、肝硬化、腹水、腳抽筋、兩脅痛。

針刺法

五分針,直刺二~三分。

針感

局部酸脹疼痛感。

應用

木炎一穴、二穴、三穴與八八部位之上三黃穴,功效相同,但一般習慣以腿部上三黃穴[註]為主,而少取用木炎穴。其實它在治療肝臟疾病上也有很好的療效。

說明

  • 在董氏所著書中,木炎穴位於掌面無名指第二節中央線外開二分,而書後圖示都標於內側,而胡師將木炎穴訂正,改為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處,以符董公所傳。
  • 手指上治氣喘的穴位不少,有大間、小間中間、雙喘二穴、定喘三穴,及本穴,筆者認為不拘以上穴位,只要以上穴位有出現烏黑異色點時,就下針,效果一定有。

  • 在手針穴位上,入肝經治療肝疾的穴位有木穴一、二、三,指三黃穴及木炎一、二、三穴,此三組穴皆可治肝有關疾病,當中指三黃穴主治範圍較木炎穴、木穴為廣,可兼治婦科病,此三穴在臨床上,因手針較痛,因而大都取體針上三黃穴[註]較多,又在治療肝病上常另行加配耳穴肝點。

  • 依經驗,木炎穴配合耳針肝區加肝靈穴、上三黃穴治療B型肝炎,在132例的病例中,有78例治癒,18例效果不顯著。
  • 另以木炎穴配上三黃穴、水金穴水通穴、肝炎點,配上常放血治療傳染性肝炎,有291例在連續治療二個月內,CCF及HAA為陰性;上述穴用以治療肝硬化11例,有9例治癒。其餘需配合藥物治療。
  • 口腔炎、舌下炎:用龍眼乾種子、甘草、冰片三者研粉後,塗患部。

配穴

一.肝疾

一般都加上三黃穴(天黃明黃其黃)。

二.兩脅痛

木穴木炎穴

三.腳抽筋

手解穴木炎穴

四.

肝靈穴上如有青筋浮起時,大多有B型肝炎,可用本穴配肝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