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部位-上臂】

上曲穴、下曲穴

上曲穴
上臂後側,肩中穴向後二寸。
下曲穴
上臂後側,即建中穴後二寸。

右上臂外側面

代碼

IV.S.3. 肩膀 – 曲區

解剖

  • 上曲穴:腎之神經、肝之副神經。
  • 下曲穴:肺支神經、肝之支神經

取穴

  • 上曲穴:上臂後側,即肩中穴向後二寸處。
  • 下曲穴:手臂後側,上曲穴下二寸取之,即建中穴向後二寸處。

歸經

入肝經。

穴性

舒筋活絡。

主治

  • 上曲穴:小兒麻痺、坐骨神經痛、小腿長痛、大腿鼠蹊部拉傷、臂痛、血壓高。
  • 下曲穴:坐骨神經痛(肺與肝兩種機能不健全引起)。半身不遂、小兒麻痺、骨頭脫節症(神經失靈引起)、血壓高。

針刺法

  • 上曲穴:直刺一寸~一寸五分。或由上往下斜刺一寸半~二寸。
  • 下曲穴:直刺一寸~二寸。由下往上斜刺一寸五分~二寸。

針感

酸脹感。

經驗

  • 上曲穴肩中穴雲白穴,為治療小兒麻痺之第一特效穴。下曲穴建中穴李白穴,為治療小兒麻痺之第二特效穴。胡師書中曾公布其臨床療效,在72例中治癒63人,其餘均有改善。
  • 上曲穴、下曲穴常用來治療半身麻痺、坐骨神經痛。臨床上使用頻率高,確實具有其療效,董公常用上曲穴、下曲穴配雲白穴、李白穴肩中穴,治療小兒麻痺,效果顯著。

配穴

一.治痿症

上曲穴肩中穴雲白穴

二.治坐骨神經痛

上曲穴、下曲穴三河穴效果佳。

三.治坐骨神經痛(肝與肝機能不全引起)

上曲、下曲靈骨、大白中白,嚴重時可在背部相關穴位放血,可提高療效。

四.治對側腹股溝拉傷

上曲、下曲倒馬,可治對側腹股溝拉傷。

五.治肝硬化及肝炎

上曲穴以放血針點刺放血,配合上三黃(天黃明黃其黃)、肝門穴腸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