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部位-腳掌】

火硬穴、火主穴

火硬穴
足背側,當第一、二趾之間,趾蹼緣的後方五分處。即十四經行間穴後五分。
火主穴
足背側,第一、第二蹠骨結合部前緣。即十四經太衝穴後五分。

右腳背

代碼

VI.Dl.1. 跖骨足背 – 脚火區

解剖

  • 火硬穴:心臟神經、肝之副神經。
  • 火主穴:心臟支神經、心臟動脈、有感腓骨神經分枝。

取穴

  • 火硬穴:當第一、二蹠骨之前緣,在蹠趾關節中間骨縫中上五分是穴。
  • 火主穴:當第一蹠骨與第二蹠骨叉口下緣處是穴。

歸經

入心、肝兩經。

穴性

  • 火硬穴:通利水道,強心定悸。
  • 火主穴:通利下焦,舒肝理氣。

主治

  • 火硬穴:心悸、頭暈、胎衣不下、骨骼脹大、下顎痛(張口不靈)、強心(昏迷狀態時使用)、子宮炎、子宮瘤。能墮胎。
  • 火主穴:骨骼脹大、心臟病而引起之頭痛、肝病、神經衰弱、心臟麻痺、手腳痛、子宮炎、子宮瘤。能墮胎、難產可下。

針刺法

  • 火硬穴:直刺三分~五分。或斜刺三分~五分。
  • 火主穴:直刺三分至一寸。治手腳痛時,左用右穴,右用左穴。

針感

  • 火硬穴:酸脹疼痛感。
  • 火主穴:局部有酸脹感。

※注意

孕婦禁針、禁炙。下火硬穴時,能造成強刺激。

辨別

  • 火硬穴距十四經肝經行間穴上五分,切勿混淆。火硬穴主治與行間穴內容範圍亦不相同,其所屬之經絡與穴性亦有所異,當細分辨,即知董氏針灸正經奇穴無一穴位與十四經相同,它是另成一體系的。
  • 火主穴位於第一、二蹠骨之間,下五分為十四經肝經之太衝穴,兩穴切勿混淆,穴位及主治都不一樣。

經驗

  • 膝蓋腫痛、眼睛腫痛,如火硬穴上有青筋者,放血佳。
  • 火主穴、火硬穴可倒馬,治腰痛、坐骨痛,並配合導引行氣。
  • 火主穴水曲穴,火主在一在第一蹠骨與第二蹠骨叉口下緣,而水曲在第四與第五蹠骨叉口下緣,雖穴位不一,兩者其穴性、主治是一樣的,兩穴可以並刺,配合導引行氣療法,對腰痛、坐骨神經痛,有效。
  • 治療頭痛:火主穴可和手靈骨穴配合,一手一足上下相對平衡,療效特佳。

配穴

一.下顎痛(張口不靈)

火硬、三泉、腕順、靈骨

二.頭暈、頭痛、偏頭痛

六完、門金下、火硬,橫倒馬。

三.結膜炎、角膜炎

  1. 水腰珠圓火硬,配合背部反應點放血。
  2. 耳後青筋放血,扎花骨一穴火硬,或由火硬花骨一穴

四.眼睛紅腫

火硬,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