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部位-頭面】

水通穴、水金穴

水通穴
嘴角下五分。
水金穴
水通穴向內斜開五分。

顏面部

代碼

X.A.3. 頭部前側 – 水金通區

解剖

腎神經。

取穴

  • 水通穴:嘴角下五分處。
  • 水金穴:水通穴向裡斜開五分處。

歸經

  • 水通穴:入脾、腎、胃三經。
  • 水金穴:入脾、腎二經。

穴性

調和脾胃,培腎固本。

  • 水通穴:調和脾胃,培腎固本。
  • 水金穴:健脾益腎,溫經通絡。

主治

風濕性腎臟病、腎機能不足引起之疲勞、頭暈、眼花、腎虛、腰痛、閃腰、岔氣、背痛、口乾、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腹脹氣。

針刺法

  • 水通穴:斜刺五分。或直刺三分。或以放血針點刺出血。
  • 水金穴:直刺二分~五分。斜刺:從水金穴斜向水通穴方向刺入,針尖直透七快穴。

針感

酸脹感。

經驗

  • 治療婦女月事不調、腰酸背痛:水金、水通穴點刺出血,有效。亦可配合婦科穴、腕順穴透靈骨穴;亦或配合婦科穴、上三黃[註]、腕順穴透靈骨穴。
  • 筆者曾用水金透水通三泉,治口歪。
  • 久年潰瘍胃病:水金、水通上有烏黑青筋,可針對青筋下針,療效佳。
  • 體虛頭暈、頭痛:水金、水通神耳,可搭配艾灸腰背腎水區。
  • 過度疲勞:水金、水通神耳火腑海穴;亦或水金、水通神耳、三叉穴。
  • 師伯賴金雄氏在其書記載腎喘,用水金、水通;肺喘,用駟馬穴;心喘,用三士穴。可供參考。

應用

  • 水金、水通兩穴為補腎特效穴,當兩穴附近色澤異常時,可對異色之青筋、點下針或點刺放血,效果最佳。
  • 水金、水通穴在臨床時,多同時取用為董氏針灸特有的跪馬針法,或再加取七快穴形成倒馬針法,收效更宏,此為董氏橫三針倒馬針法。
  • 腎虛型腰酸痛:當下水金、水通此兩穴,為董氏針灸中有補氣作用的穴位之一。
  • 不論肺氣上逆而咳,或腎不納氣而喘,水金、水通穴能降一切氣逆。

說明

  • 水通穴穴位於董公原著中為嘴角下四分,今從胡師訂正為嘴角下五分,較符董公原意。
  • 倒馬針法即取三根針之意,倒馬即馬倒,馬缺一足即倒,即三足之意;而跪馬針法即取二根針之意,跪著二足也,跪馬或倒馬針法,是以使用針數量的不同來定義。

*註*

天黃穴、明黃穴、其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