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部位-前臂】

人士穴、地士穴、天士穴

人士穴
在前臂橈骨掌面橈側上緣,距腕橫紋三寸。
地士穴
在前臂橈骨掌面橈側上緣,人士穴上三寸。
天士穴
在前臂橈骨之掌面橈側上緣,地士穴直上三寸。

右前臂掌面

代碼

III.A.9. 下手臂前側 – 三士區

解剖

  • 人士穴:外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皮下枝、肺之神經、心之分支神經。
  • 地士穴:正中神經之分枝、肺支神經、心分支神經。
  • 天士穴:有橈骨神經、後臂神經及正中神經、肺支神經、腎之副神經。

取穴

  • 人士穴:手平伸,掌心向上,當腕橫紋上三寸,前臂橈骨橈側上緣處是穴。
  • 地士穴:掌心向上,腕橫紋上六寸,前臂橈骨橈側上緣處是穴。即人士穴上三寸處是穴。
  • 天士穴:在前臂橈骨之掌面橈側上緣,地士穴上三寸處是穴。從肘窩橫紋下三寸處取之。

歸經

  • 人士穴:入心、肺、腎三經。
  • 地士穴:入肺、腎。
  • 天士穴:入肺經。

穴性

疏心理氣,清宣肺氣

主治

  • 人士穴:氣喘、手掌痛、手指痛、肩臂痛、背痛、胸痛、心悸、蛋白尿。
  • 地士穴:氣喘、感冒、頭痛、腎虧、腰痛、心臟病、疝氣、便秘。
  • 天士穴:氣喘、鼻炎、臂痛、感冒、胸痛、胸悶、支氣管炎。

針刺法

  • 人士穴:斜刺~沿橈骨掌面橈側上緣、從外向內,以十五度角斜刺五分~一寸五分。
  • 地士穴:從外向內以十五度斜刺入五分~一寸五分。
  • 天士穴:斜刺一寸五分。

針感

  • 人士、天士穴:局部酸脹感。
  • 地士穴:局部有酸脹感,有時擴散至前腕。

經驗

人士、地士、天士三穴可採倒馬直線下針法,效果顯著,為治療氣喘之要穴。

應用

  • 針深五分治氣喘、手掌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患右用左穴,患左用右穴)。
  • 針深一寸治心臟病、心悸(董公在其書上記載)。

說明

  • 人士穴董公書中為橫紋上四寸,胡師書中為橫紋上三寸,在臨床經驗驗證,董公書未校訂,今從胡書。
  • 此穴深度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淺刺通肺經,中層入心經,深層入腎經。
  • 人士穴針五~八分治氣喘。一寸~一寸二左右治心悸、心臟病。入一寸五分治腎虧、蛋白尿。董氏針灸隨針的深度的不同而其所入之經亦有所不同,其所治之病亦不同,這點為董氏針灸的一大特點。
  • 天士、地士、人士三穴為治療氣喘之特效穴。

天士穴 - 配穴

一.氣喘

天士、地士、人士三穴,配合靈骨、大白穴鎮靜上里水金水通神耳、手三間[註]及灸療。

二.鼻炎

天士、地士、人士駟馬穴鎮靜穴、手三間、水金水通,配合放血。

三.感冒

天士穴配合曲陵、建力、中力穴心靈大白水金水通、三叉三穴、三叉一穴。

四.心跳過速

天士、地士、人士鎮靜神耳穴。

五.心臟無力

天士、地士、人士配靈骨、大白、心靈地宗

六.慢性支氣管炎

可本穴配合靈骨、大白穴火腑海穴,可加手三間以為輔助。

地士穴 - 配穴

一.治咳嗽

內容本穴配火腑海穴靈骨穴治咳嗽,效佳。

二.治療胸背痛

人士、地士、天士可採深刺。治背疼:必扎重子重仙、上士。

三.任何咳

重子重仙必扎,加地士靈骨火腑海,可灸療金陰、金陽,後背心肺區放血。

四.虛咳

水金水通地士火腑海

五.夜咳、冷咳、熱咳、虛咳、百日咳

靈骨火腑海地士重子、重仙,灸金陰、金陽,後背心肺區放血。